遗墨文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

从古典之逆反说开去

    三国的曹公,书面演义也好,民间野说也罢,无不说成古往今来的第一奸雄,其奸诈、嗜杀、好色的形象,正如小花脸上的一撮白粉般恶心。

    但,这也是我最早的一次心理逆反。十一、二岁的年纪,父亲就让我看《三国演义》、《西游记》等所谓的四大名著。轻佻的少年读古书,心智处于半梦半醒,感觉是似懂非懂,思绪难免若即若离,硬是来了个囫囵吞枣。事后,父亲问起读书心得,我只记得了孙悟空的大闹天空的英勇不羁,西天取经途中越来越多的委琐与狼狈;再一个,就是曹操!书上写得极为不堪,但我喜欢他,那时的我却不敢说出来。

    其实,罗贯中的《三国演义》,故事确实精彩,情节着实动人。对刘备、诸葛亮、关羽无不尽极渲染,谀句佳词可谓俯拾不尽,刘皇叔的天潢贵胄、仁德宽厚;诸葛亮的足智多谋、无所不能;关羽的凛然气节,英勇无敌,着实称得上“万人迷”。但我看《三国演义》时,只希望刘备的马跃檀溪时,最好坠入河里。孔明在东吴买弄嘴皮时,周瑜怎地就没杀了他,只怪鲁肃昏悖。至于关云长被庞德、徐晃打得有些狼狈,我心里直喊过瘾。

    高中时,看了徐懋庸先生写的历史小说《杨修之死》,小说里通过杨修的被诛杀,来表现曹操的深谋远虑,这般为曹公文过饰非,可谓是新中国为曹操翻案的第一文。不说徐老在当时文坛的地位,何况他背后还有个大文阀郭沫若先生。这篇文章对当时曹操的矫枉过正的作用,不可估量!

    至于三国的杨修,不用徐懋庸先生贬窜,恐在许多国人眼里早已是个小丑式的文人。战乱年代,不经心于经世济用的学问,却一门心思琢磨着猜字谜,揣摩上意,常使曹操恼羞成怒,其不得善终,又待如何?!

    年纪渐渐大了,看了《三国志》,看了《资志通鉴》,也常粗略地翻看了二十四史,对曹操的理解,要比孩提时对其文功武治的单纯崇拜要复杂的多。对《三国演义》的宣扬的正统思想就越发的恶心。猎户刘安杀妻为流窜的刘备供应食物,一代枭雄刘备动辄泪流满面,刘备对成为割据诸侯甚至称帝一直梦寐以求,却一再假惺惺的谦让,诸如此类荒唐透顶的演义。纯属愚民!

    我喜爱曹操,就是因为罗贯中把曹公的缺点和挫折写得如此透彻。让曹操变成了一个可以近距离崇拜的悲剧英雄,而不是刘备那种苍白的“天生”帝王。演义中的曹操,有倒履出迎许攸先生的真挚,也有毒杀老臣荀yu的无情,他性情豁达也常行苛刻之事,睿智中更有狡黠,嗜杀也不乏有适当的宽恕。有横扫河北的畅酣淋漓。也有千里追敌,孤军南下的志得意满与骄横,当然就免不了有火烧赤壁后的一蹶不振。

    其实,《三国演义》如果更忠于原貌,我们应该更同情刘备的悲情。隐忍卓绝,坚毅不拔,体恤爱士的他,百折不挠却大志未酬,真汉子也!可惜,罗贯中先生为尊者讳,这么有深度的一个形象,却不知会写得如此单薄和无力,这不正是画虎不成反类犬?

    如果说千百年来,老百姓扬刘贬曹,是迷信于皇帝的宽厚爱民。而那些历代读书人的鼓噪,就显得越发可怜了。汉武帝、唐太宗等等诸如此类的明君大帝,都不是手上有着血迹斑斑,明智通达中更有着苛刻寡恩?

    现在这么多的影视作品、文字媒体在大翻案、大逆反,把我们一直认为是美好的,抖落出些龌龊;丑恶的,装点上些脂粉。呵呵,古典的、现代的,用逆反的心情去看,确实要快乐得多!

    (作者:遗墨)



       <<<  返回主页



版权所有 遗 墨 (C) ARTSDOME.COM